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现将拟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详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9日-2025年5月8日(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网站公示下线)。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要求听证。
联系方式:******
******管理局生态环境科
邮编:030021
附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管理局
2025年4月29日
附件:
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要求听证。
联系方式:******
******管理局生态环境科
邮编:030021
附件: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管理局
2025年4月29日
附件:
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
序号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 机构 | 建设项目 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
1 | ******有限公司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 | 太原市清徐县西谷乡东罗白村东约790m | ******有限公司 | ******有限公司 | 自建厂区围墙、出入口、1#生产厂房利用现有旧厂房根据场地情况进行改造利用(秸秆堆放区、膨润土堆放区、预处理区(配置粉碎机、配料机、搅拌机及运输皮带)和发酵区)、新建2#生产厂房(发酵区、陈化区、筛分包装区、腐殖酸和发酵菌堆放区和成品堆放区)和配套环保工程等。 | 一、全力开展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控制土地扰动面积,控制项目开挖深度,限制施工作业范围。按照太原市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规定的要求,严格划定施工区域,加强扬尘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及土方堆放全覆盖、出入车辆清洗、路面硬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百”。合理安排施工期,缩短雨季施工时间,露天机械、开挖土方等在遇降雨时要做好苫盖,避免雨水冲刷。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物料混合或地面洒水抑尘,不得外排。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和安排施工时间,确保噪声达标。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等综合利用或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要切实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杜绝因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二、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粉碎机落料口—配料机秸秆料斗全封闭皮带输送,粉碎机入料口上方、配料机秸秆、膨润土料斗上方分别设置集尘罩,收集的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及修改单中表2二级的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后由15米排气筒排放。污泥料斗除入料时全封闭并设集气管,发酵区、陈化区进行整体封闭并在上方设置集气罩,收集的废气经生物滴滤塔处理达《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后通过15m高的排气筒排放。要加强设备管理,严格控制各环节废气的无组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满足无组织排放相关要求。 三、扎实采取水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进行水环境保护。生活污水用于地面洒水抑尘,不外排。车辆冲洗废水收集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物料自然发酵初期产生的废液回喷至混合物料堆体,不外排。生物滤塔排水由废水收集池收集,中和、絮凝沉淀处理后由罐车定期拉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建设足够容量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和废水收集池,确保任何状态下废水全部得到处理,不外排。要采取严格的分区防渗措施,严禁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四、切实施行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设备应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建筑隔声;高噪设备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器;产生气流噪声的设备,应在气体进出口部位安装适当的消声器;泵体要采用柔性接头等软性连接;生产过程中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五、强化实施固体废物防治措施。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严防次生环境问题发生。辅料包装袋全部收集后外售至废品回收站。除尘灰、废水池絮凝沉淀物、洗车平台沉淀池沉渣返回预处理区作生产原料使用。不合格产品返回生产工序调整确保达标。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废生物填料由厂家回收。设备维修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桶等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临时贮存要达到《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转移需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 / |